查看原文
其他

包头73载的金字招牌!“老字号”三三照相馆,影像记录时代变迁!

2017-03-05 包头日报

编者按


从三三照相馆的第一张底片,到包钢一号高炉的第一炉铁水,作为老工业基地,包头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老字号、老企业。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字号、老企业,是这座城市的记忆、名片和形象,已传名中外,深深铭刻在包头的发展历程中,融入人民的工作生活里,每个人都不会忘记,更不应该忘记。

从1月5日起,《包头日报》推出“发扬工匠精神,打造百年老店”系列专栏,以期进一步提高全市上下对老字号保护和振兴发展的重视程度,激发各族干部群众和企业咬牙苦干、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精神品质,为包头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争先进位的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

今天,推出第二十三期——《三三照相馆: 用影像记录时代的变迁》




三三照相馆

正月十七,东河三三照相馆,79岁的董事长张惠民看着一楼摆满的全家福感慨:一年365天,天天盼过年!张惠民说,过年拍全家福是现在三三最大的业务。



今天的三三照相馆。记者 姬卉春 摄


——筹建 兴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三三照相馆走过了它的鼎盛期。

1944年,三个人每人出资三百银元创建了“三三照相馆”,不久,三三便以它独特的人像摄影而闻名。“逛城先逛穿心店,然后再到富三元,吃饭上中兴,照相去三三。”一段民谣,反映出当时三三照相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1956年,张惠民进入三三当学徒,学习后期加工着色,1972年调离。1987年,张惠民以经理兼书记的身份再次回到三三,他见证了三三由少年到青年。他说,他真的不忍心但却无能为力地目睹着三三正走向暮年。


在体制上,三三由私营到公私合营、国营、股份制经营,历经了四个历程。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创业,老店由小变大,逐年发展,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又扩展了朝阳、友谊、春光、银河四个分店,员工达70多人。在包头工业基地建设的热潮中,三三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抽调技术骨干,支援昆区、青山区、白云、石拐、二O二筹建照相馆,填补了包头五个新区没有照相馆的空白。


——记录 见证


开辟新业务,制作怀旧老照片纪念集。

三三照相馆第一代学徒、在三三工作几十年的李雅冉老师傅深情回忆:我的青春年华是在暗室的红灯下,陪伴着那个小小的显像盘度过的。那时,我每天天没亮就顶着星星走进暗室,晚上再背着月亮走出暗室。


他说,那时候显像盘里的照片大多是油头粉面的大少爷、满头珠翠的大小姐、长袍短褂的店掌柜、绫罗绸缎的老板娘,很少能看到劳苦大众的照片。


新中国成立后,他显像盘里的照片全变了:包头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合影照显出来了;全市各族人民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归国报告团的照片显出来了;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而荣归的全国群英会代表的照片一张一张地显出来了。更让他激动地是周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的照片、朱老总来包视察的照片也在他的显影盘显出来了……说到动情处,他的眼圈变得湿润。


文革时期,他显影盘里显出的照片是清一色的“革命”照,个个手捧毛主席语录,胸佩毛主席像章。姑娘们不爱红妆爱武装,一律齐耳短发、军帽、军装、胶鞋。肩上挎绿色帆布包,印着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


改革开放以后,他显影盘里的照片又有了新变化。市民的生活照、工作照、旅游照、婚纱照、全家福……张张照片光彩照人。


这些打上了时代烙印的老照片,被三三照相馆或整理成册、或装裱上墙。现在依然摆在照相馆里,散发出浓浓的历史沧桑韵味。


老师傅说:“现在拍照洗片靠机器,那时候全靠手工技术。”在底片和照片的冲洗上,三三的技师们根据不同性能的感光材料,在药液的配制,温度的调试,时间的控制等方面都能做到科学规范。据说,洗相的技师能在一张12寸的印相纸上,用同一张底片印出60张一寸照片来,而且印出来的照片,横竖行距一致,影调深浅一致。在没有任何仪器控制,只靠实际经验,在暗室里手工操作达到如此效果,堪称绝技。


如果说修版是美容,那么修像则是整容。三三的修整技师,凭借一支铅笔,在底片上铲高补平,把人物脸部的某种缺陷或铲除、或垫高,效果相当于现在我们手机自带的“美颜”功能。


照片着色也是个专门的学问。人物的形象是由各种颜色结合而成的色阶来表现的。技师用一根竹棍、一块棉球,在当时仅有的十二种不同颜色中任意选取,巧妙组合,在照片上涂抹开来,便使一张原本是黑白的照片变得光彩照人。


——鼎盛 低谷


每年春节到三三拍张全家福成了老东河人的必选项目。记者 姬卉春 摄

1985年,三三在东河区和平路北端原址上新建了900平方米的营业楼,开设了三个大型摄影室。


正值摄影业的黄金时代,有人戏说,彩扩机就是一台印钞机。三三敢为人先,同年率先引进日本先进的樱花彩色扩印机,成为自治区第一家经营彩照、彩扩、彩放的照相馆。


张惠民回忆:那是三三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豪不夸张地说,那时候,包头及周边包括乌兰察布、鄂尔多斯、河套平原和北疆的边防哨所,所有的彩扩业务都被三三“垄断”。 歇人不歇马,扩印机24小时不停工作,依然供不应求。


但时代的发展也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三三大红大紫的日子持续了近七八年。


上世纪90年代,各种婚纱影楼开遍了大街小巷,求新求异抢占摄影业市场。1996年数码相机进入中国市场。


2000年至2003年期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获得爆发式增长。昔日稀罕商品变成寻常百姓手中的玩物。


像三三这样的传统照相馆无一例外受到致命的冲击。就好像是一夜之间,人们就不去照相馆拍照了,因为人人都是摄影师。胶卷也没有人买了,因为人人都用数码相机。照片也基本不洗了,人们更多的习惯将照片存放在电脑里。


1997年,在东河旧城改造过程中,三三翻建了三层营业大楼。为了紧跟时代,三三及时更换了柯尼卡数码扩印机。


张惠民努力开辟新业务,比如制作怀旧老照片纪念集。一本本老照片不仅仅记录了主人公生活的变迁,更记录了一个时代。张惠民说,他觉得这是件非常有意义也有意思的事情。


2002年,做为自治区唯一一家经受住历史风潮磨砺而生存至今的老照相馆,三三成为自治区第一家入编《中华老字号》大典的照相馆。而它在人像摄影上所取得的成就也没有被人们忘记,同年,自治区经贸委、摄影家协会、人像摄影协会联合授予三三“内蒙古人像摄影名店”的荣誉称号,也是自治区首家获此殊荣的照相馆。


三三对老一辈人来说,也意味着一种老感情。每年春节到三三拍张全家福,也成了老东河人过年的一个必选项目。


在东河住了几十年的张大爷去年随儿女搬到了昆区,今年春节,儿女张罗着就近在昆区拍全家福遭到张大爷的强烈反对。张大爷坚持要回三三拍照。他说:回旧家看一看,回三三照张相,我才高兴。


包头人随手翻开家里的老相册,都能翻出几张在三三照相馆拍摄的黑白老照片,照片一角印着“三三”店名。


但不知道从哪年起,三三拍摄的照片上不再打印自己的LOGO。今年春节,张惠民说,要重新认识三三的品牌价值,“三三”两个字也重新回到每一张全家福的右下角。


但究竟怎样才能真正擦亮73岁三三老字号的金字招牌,79岁的张惠民叹了口气:我们都老了,三三的发展急需要新资金、新设备、新机制……尤其是新鲜的血液!


从三三照相馆的第一张底片,到包钢一号高炉的第一炉铁水,作为老工业基地,包头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老字号、老企业。

至此,包头日报微信平台推出的“发扬工匠精神,打造百年老店”系列图文已全部展示。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字号、老企业,是这座城市的记忆、名片和形象。

还有哪些老字号、老品牌,小伙伴们联系小编吧!

包头宾馆

走在钢铁大街上,相信很多包头人都对包头宾馆那座七层楼特别熟悉,这里曾经就是包头宾馆的主楼。虽然在周围高楼大厦的包围中,她已经显得有些低矮陈旧,但遮挡不住曾经的辉煌:这里是包头最早接待外宾的地方,而且还曾接待过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

62年前这里专门为接待外国专家而建。62年来随着企业不断融入市场,包头宾馆在接受几番市场洗礼后,依然历久弥新。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符号,也成了包头的标记。

如今,她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详情请戳:历久弥新!揭秘作为城市符号的包头宾馆是怎样焕发新生机的!


便三元餐馆


上世纪初,回蒙汉三个民族的三个人康德清、朱前珍、贾乾元,每人出了4块银元,创办了便三元餐馆。

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风雨雨,这家回民餐馆依然生意火爆,为老顾客坚守着传统美味。

详情请戳:从民国传下来的传统老菜、蒸锅,便三元餐馆总有一种老味道温暖你的胃!


小编说

查看展示投票,请戳☞

投票① 百年老店成于积淀,快为你最喜爱的包头企业投一票吧!

投票② 百年老店成于积淀,快为你最喜爱的包头企业投一票吧!

投票只为扩大宣传范围,相关企业的职工及家属们转起来吧,让更多人知道老企业、老品牌,焕发新活力、新生命!


文 | 包头日报记者 姬卉春

责任编辑 | 姜卉 贾星慧 林一凡

转载注明:来源包头日报微信平台(BaotouDaily)

大家都在看☑ 百年老店成于积淀,快为你最喜爱的包头企业投一票吧!
 老品牌东百大楼,竟有这么多难以抹去的生活记忆!☑ 老品牌大动作!65年呵护包头人的红卫皂正在蝶变!为包头品牌转起!


请点击此处 关注本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